雞、鴨、魚、肉
這些肉食怎么烹飪
才最好呢?
相信不少朋友都會說
可以用來煲湯喝
營養(yǎng)全融在湯里
可以讓身體更好的吸收
在大多數人的心里
都會認為
湯會比肉更有營養(yǎng)
尤其是在生病的時候
很多人都會熬湯喝
來滋補身體
坊間更有
“飯前一口湯,不用進藥房”的說法
那么
喝湯真的有這么“神奇”的效果嗎?
今天就跟大家好好的說一說
食物的營養(yǎng)真的都在湯中?
事實上,無論是肉湯還是菜湯,就算是保持文火熬燉出來的濃湯,其中也僅僅只有少量的蛋白質分解之后的氨基酸、維生素、礦物質元素以及脂肪,絕大多數的營養(yǎng)素其實仍在肉食等原料中。
如果只喝湯而不吃熬湯食材,那攝入的營養(yǎng)物質僅僅會占到食物(營養(yǎng)素)總量的10%左右。
雞湯為何比雞肉更鮮美?
從根本上來說,熬煮雞肉時,雞肉在水解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小分子的糖類物質,而這些物質會讓湯的味道變得更加醇厚。
雞肉當中還富含優(yōu)質的蛋白質,這些蛋白質在熬煮時會水解為各種氨基酸,像其中的谷氨酸和它形成的谷胱甘肽等“短肽物質”本身就具有濃郁的鮮味。另外,肉湯中還含有一種叫“含氮浸出物”的物質,這種物質沒啥營養(yǎng),但有比較鮮美的味道。
燉雞的過程中,幾種物質相結合并溶解于湯中,就會賦予雞湯鮮美醇厚的味道,這也是感覺雞湯比雞肉好吃的主要原因。
肉湯中的營養(yǎng)有多少?
燉雞肉等肉食的過程中,脂肪會很容易溶解到湯中;另外,肉中所含的一些鈣質、脂溶性維生素在高溫烹煮的過程中也會溶解到湯中。
但肉食中最為重要的蛋白質在湯中的含量并不多,正常燉肉熬湯的過程中,僅有很少部分的蛋白質會溶解到湯中,就算長時間熬煮,湯中溶解的蛋白質也不會超過蛋白質總量的10%。
拿“瓦罐雞湯”的營養(yǎng)素組成來舉例,雞肉當中的蛋白質含量是20.9%,脂肪含量是9.5%,而雞湯當中僅有1.3%的蛋白質和2.4%的脂肪,脂肪含量遠比蛋白質要多(2倍之多),這里值得注意的是,雞湯中95%的物質都是水分。
由此可以看出,如果只喝湯不吃肉,那喝進去最多的其實是水分、脂肪及食鹽等調味料,長期以往必然會增加患肥胖(脂肪大量攝入)、高血壓(食鹽的大量攝入)等健康風險。
所以,肉中的營養(yǎng)比湯中更豐富且優(yōu)質。
經常喝湯可能會增加健康風險
其一,熬湯一般會多放鹽,熬湯過程中會導致水分不斷蒸發(fā),這樣鹽的含量會被“濃縮”。
如果經常喝湯,可能會增加高血壓、缺鈣、甚至胃癌等疾病的發(fā)生風險。
其二,排骨湯等肉湯看起來特別有營養(yǎng),其實含有更多的只是“脂肪”,經常大量飲湯,脂肪攝入過多,會讓您離肥胖、血脂異常、痛風等更近一步。
其三,很多人靠單純喝湯來減肥,湯中營養(yǎng)素的種類和含量很少,長期單純喝湯很容易導致營養(yǎng)不良等。
喝湯時一定要注意這些
1.細節(jié)要明確
熬湯建議起鍋之后再加鹽,有些自帶鮮味的湯可以不放鹽;喝湯時建議撇去湯表面浮著的油脂。湯可以喝,但要喝清淡的湯。
2.注意喝湯時間
對正常人來說,飯前和飯后喝都可以;如果在減肥,建議餐前20分鐘左右少量飲湯,可以增加飽腹感;對于胃酸不足的人群來說,建議在快吃飽時飲湯,以促進代謝。
3.喝湯量別太多
可以少量飲清淡的湯,但不可過量,無論是餐前還是餐中,建議150ml左右(一小碗)即可。
4.喝湯的過程要吃肉(菜)
湯中的營養(yǎng)遠比不上食材,所以喝湯的過程中一定要吃原食材,既不浪費,還可以補充營養(yǎng)。
5.喝湯別著急(太燙)
喝湯可時要注意飲湯溫度,喝太燙的湯容易刺激并損傷食道粘膜,反復傷害甚至會增加食道癌的患病風險。
因此,適當“晾晾”再喝,最高溫度不超過65℃。
這些人注意要少喝湯
1.有高血壓、高尿酸以及痛風等慢性疾病的人群
一般而言,湯里會含有一定量的食鹽和油脂,對高血壓患者來說,經常飲湯會增加“麻煩”,建議喝“無鹽蔬菜湯”。
肉湯、海鮮湯等湯肴中含有較多的嘌呤物質,對于高尿酸血癥、痛風患者來說,屬于“克星”食物,建議少喝或不喝。
2.消化不良等有消化系統(tǒng)問題的人群
這類人群本身胃酸分泌量較少,如果飯前大量飲湯更容易沖淡胃液,影響正常消化,不建議為之。
綜上所述
湯內的營養(yǎng)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多
大家一定要科學看待
喝湯時
也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
適量飲用哦
(本文專家:王思露,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師,中華人民共和國HACCP食品體系內部審核員)
責任編輯:曹原